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国际观察:怎么看美国“断粮”部分反华机构

  • 创业
  • 2025-03-29 08:22:03
  • 10
  • 更新:2025-03-29 08:22:03

近日,特朗普政府要求解散负责监管美国之音和全球其他媒体机构的美国国际媒体署。美国之音几乎所有员工都被要求行政休假。这个多年来屡次对中国实施意识形态渗透的标志性反华机构即将迎来被关闭的结局。

这并非第一个被 " 断粮 " 的反华机构。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关停了美国国际开发署,一下子让世界范围内多个反华机构和团体 " 断粮 " 了。长期以来,批评者就认为,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活动与美国的地缘政治利益密切相关。该署实质上是打着人道主义的幌子推进美国霸权的工具。该署曾广泛资助世界各地的媒体网络、民间组织,表面推行所谓的 " 民主 "" 自由 ",实则推进美国霸权。

据路透社报道,按照美国官方数据,美国政府承诺在 2024 年针对所谓 " 中国问题 " 的对外援助拨款为 1070 万美元,主要通过美国国际开发署分发,其中有近一半用于涉及政治的项目。由于美国冻结拨款资金,数十个反华的 " 非政府组织 " 已经暂停活动,其中便包括臭名昭著的美国 " 自由之家 "。该组织证实,其支持的所谓 " 中国项目 " 已经因为资金中断而停工,该项目所雇人员主要在台北市活动。

据环球人物网报道,近期,长期恶意抹黑中国的反华分子在国外网站发布声讨美国 " 断粮 " 的文章,公开承认那些为其提供攻击中国信息的非政府组织,乃至这些组织构建的反华网络,都是靠着美国政府的钱生存的,并宣称,只要美国政府能继续给这些组织每年几百万美元的支持,就能继续在全世界输出攻击中国的内容。

国际观察:怎么看美国“断粮”部分反华机构

美国国际开发署还向臭名昭著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提供资金,该基金会进而资助香港的各种反对派团体和媒体。香港 2014 年的非法 " 占中 " 事件及 2019 年的 " 修例风波 " 背后,都有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影子。

这些事实都表明,那些标榜中立正义、鼓吹 " 民主 "" 自由 " 的媒体、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知识分子,到最后竟只是美国的传声筒,在 " 断粮 " 后要么嗷嗷待哺,要么偃旗息鼓,把 " 拿钱办事 " 这四个字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反华机构制造的谣言、宣扬的 " 价值 " 曾在国际舆论场上掀起阵阵声浪,所谓的 " 真相 " 加深了部分公众对中国的偏见和误解,阻塞了他们获取和阅读真实中国故事的渠道。从这一角度讲,这些反华机构的 " 断粮 " 对中国而言似乎并非坏事,甚至算得上是 " 恶有恶报 " 的快事。这些反华机构与媒体 " 断粮 " 后的丑态足以让许多受众明白自己一直被蒙在鼓里,真实的中国绝非那些媒体恶意建构的样子。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美国解散部分机构、" 断粮 " 部分反华组织并不意味着美国将要放弃其一贯坚持的抹黑中国的立场,也不意味着它将要让渡一部分国际舆论场的影响力。恰恰相反," 提高效率 "" 减少浪费 " 的口号更像是对当下投入产出比的不满。美国国内就有一种声音,认为美国之音已经没有多少人听了,只是在挥霍纳税人的钱。

应当看到,国际舆论场上对于中国的恶意抹黑不会因为一些媒体和机构的 " 断粮 " 和 " 失声 " 而消失不见。根据知名新媒体玉渊谭天的调查,近期美国抹黑中国的内容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只不过传播平台从传统媒体移到了社交媒体上,手法上更加隐蔽。美国正利用网络大 V、平台和先进算法同我们打一场信息时代的舆论战。

国际观察:怎么看美国“断粮”部分反华机构

我们要做的,是保持定力和信心,继续积极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激浊扬清,向世界展现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用事实扭转偏见、化解谬误,同时掌握好信息化条件下舆论斗争的本领,让我们的声音传得更远、传得更响。

(作者是国际问题观察员)

( 责编:刘叶婷、杨牧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